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向軍 陳錕)“是你家孩子先動手打的,我小孩才還手,檢查費醫藥費必須出?!苯?,家住丹青鎮樟武村的張靈豪與張曉聰因為一桶方便面發生爭執,期間發生肢體沖突導致一方有受傷情況,雙方家長各執己見,互相爭吵謾罵,矛盾持續升級。接到學校通知后丹青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組織司法所、派出所、鎮、村兩級工作人員進行現場調解,最終在多方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與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
丹青鎮干部到白云村現場協調糾紛
近年來,吉首市丹青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遵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原則,因地制宜的開創了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丹青機制”,有效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水平,有力推動了平安建設、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創新糾紛聯調機制,增強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過去處理問題非常麻煩,涉及兩邊村民,不好統籌協調,現在丹青政府聯合瀘溪縣打通跨縣界矛盾糾紛聯調通道,妥善解決了丹青鎮中上村和瀘溪縣洗溪鎮紅巖排村的農戶山林土地界線糾紛。”在矛盾糾紛現場丹青鎮黨委副書記王春艷說道。
丹青鎮積極探索建立邊界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堅持“相互協作、積極防控、聯調互動”工作原則,開創矛盾糾紛“聯合排查、聯動調處、重要情況互相通報”工作方法,共同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不斷增強化解跨縣界矛盾糾紛的能力。截至目前共組織排查跨縣矛盾糾紛排查10次,通過三縣(市)七鎮矛盾糾紛聯調機制成功調解跨界矛盾糾紛23件。
夯實三級責任機制,提升一線綜治維穩的能力。通過建立“掛村領導-掛村干部-村支書”三級責任機制,把綜治維穩責任與干部績效考核管理緊密結合,每周一調度,每月一考核,每季度一評比,確保不發生或減少發生信訪件。掛村領導牽頭,組織掛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人員每月專題研究一次信訪維穩工作,針對本村(社區)內不穩定因素組織人員一月一排查,并建立問題臺賬,對排查中發現的矛盾糾紛,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要求及時化解。
“信訪維穩工作要以群眾工作為統攬,以矛盾糾紛化解為核心,不斷夯實三級責任機制,鞭策鎮村兩級干部,做實、做細、做好綜治維穩工作基礎,持續不斷提升綜治維穩的能力。”在處理錦坪村上訪戶向某某信訪問題時,該鎮黨委書記張鋒與隨行的干部、村民一起討論時提出。全年以來,丹青鎮共辦理信訪件15件,群眾來信來訪案件辦結率100%,集中開展積案大排查大化解活動2次,化解糾紛90起。
做實“回頭”總結機制,加強問題處理成效的能力。全程跟蹤“回頭看”,將矛盾糾紛調工作向后延伸,把跟蹤回訪作為規定動作,對已經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采取走訪、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全程跟蹤回訪、跟進了解,掌握雙方履行協議情況,避免“表面和解,背后斗氣”情況發生,真正做到案結事畢,嚴防發生矛盾反彈,并實現回訪跟蹤全覆蓋、零遺漏。
另外,定期組織召開矛盾糾紛復盤總結工作會,對矛盾糾紛事件全面回顧梳理,精心挑選正反面案例進行剖析,通過問題分析、經驗總結、方法傳授,有效提升調解糾紛能力水平。
回看白云村狗咬羊糾紛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的照片,白云村支書感慨道:“天下沒有調解不好的糾紛,關鍵是要學會總結,要多回頭看,把本次事件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經典案例,深入學習其中的經驗,吸取教訓?!苯衲暌詠?,丹青鎮疑難、重大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明顯上升。
下一步,吉首市丹青鎮將繼續堅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糾紛消弭于萌芽,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